10题检测孩子有没有「社群恐慌」:不断刷新动态、手机不在身边就焦虑?

网路问题多,轻则影响学校成绩,重则影响作息、健康,甚至为了用手机、挂网不惜跟家人决裂关系……但网路成瘾还有个症状叫做「FoMO社群恐慌」(Fear of Missing Out)。

 

什麽是FoMO?

source:Pexels

你有没有过发文後,会频繁的重新整理,看有没有人留言、或是帮你按赞分享?其实这就是FoMO的其中一个症状:

1.不断刷新动态,想知道有没有人回应你

2.想知道别人的动态、行踪

3.时常和别人陷入比较的心理

4.就算眼睛不看手机,心里还是会一直惦记着社群的状态,担心错过任何讯息或新知

 

对青少年而言,跟上流行时事话题、知道迷因梗图能跟朋友讨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根据儿盟的调查,有52.4%的儿少认为「听懂朋友聊的网路梗,对我来说很重要」、50.1%的儿少认为「放假时,我会持续在网路上追踪朋友在做什麽」、48.3%的儿少认为「错过与朋友见面的机会,我会感到困扰」。需要获得同侪认同、跟朋友们找到共鸣,会让这些孩子们更依赖社群软体。(儿盟点名这个App容易引起孩子社群恐慌)

 

 

有「社交恐慌」的青少年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source:Pexels

但这样依赖并不是好事。据儿盟提供的研究结果,发现有社群恐慌的学生较容易出现负面情绪,比例比没有社群恐慌的学生来得高!他们容易心情低落、感到孤单、自卑,生理上也时常觉得疲劳、有睡眠问题。

 

但即使出现这些障碍,会主动求助的学生比例也不高。有高达50%的孩子会选择什麽都不做,或是42.5%的孩子会问同侪、甚至有10.5%的人宁愿问网友、也不愿跟师长求助。据儿盟的政策中心李宏文主任解释:「虽然老师、辅导室的老师更专业,但孩子还是会觉得自己跟老师不是在同一阵线,除了觉得老师帮不上忙以外,光是去找辅导老师、找老师就有可能让他们被贴上标签了。」

 

因此也呼吁师长们要更注意小孩使用手机的状况跟身心灵是否有成瘾的问题。才能主动介入、而不是让孩子们向更危险的对象求助。

 

 

如何帮助「社交恐慌」小孩?

source:Pexels

会有社交恐慌,其实就是怕自己被排挤、无法获得同侪认同。接下来还可能会出现不断比较的状况。这时候就很需要师长给予强大的心理支柱:

1.提前预告可能会有的风险,并让孩子知道爸妈永远是他的避风港

当小孩慢慢步入青少年、越来越重视同侪的时候,家长就可以提前预告接下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同学间会互相比较、问你比较喜欢谁,或是要求你站队,一起排挤哪个同学。

 

不一定要马上告诉孩子怎麽做,因为他会有自己的判断,但至少让孩子知道不论在外面发生什麽事,都可以跟爸爸妈妈说,爸妈永远会成为他的避风港。

 

2.留意使用状况并限制使用时间

当小孩手机使用时间越来越长、放下手机後又会有焦虑的行为出现时,大人就应该有所警觉。不只帮孩子多做正念练习、安抚小孩的情绪以外,也要让孩子逐渐减少使用时间,帮他们安排其他户外运动转移他的注意力。(iPhone内建功能成功限制孩子使用时间)

 

3.不忌讳向专业人士求助

如果小孩的成瘾情况已经恶化到大人无法控制的地步,例如:离家出走、有偷窃行为(偷爸妈钱买另一部手机),或是有明显的行为偏差,大人也不必死撑硬撑,就赶快带着孩子向专业人士求助吧!儿盟也提供踹贡少年专线服务(0800-001-769)让爸妈谘询,或是至身心科门诊接受医生完整的评估。

 

 

社群恐慌(FoMO)量表

儿盟也提供10道简单的测验,可以让孩子自己测验看看有没有FoMO。依照自己状况回答问题,「非常同意」=1分、「同意」=2分、「不同意」=3分、「非常不同意」=4分。将所有分数加总後,若小於25分则为「社群恐慌」严重族群,需要多多观察使用网路对自身的影响罗~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我会担心自己无法像网路上那些人,拥有很好的生活经验。    
看到朋友在网路上PO很好的生活经验,我会担心自己无法像他们一样。    
 当我上网看到朋友在做好玩的事情(如:一起吃喝玩乐),却没有找我,我会担心。    
 如果我不知道朋友正在做些什麽,我会感到焦虑。    
 听懂朋友聊的网路梗(或笑点),对我来说很重要。    
 有时,我觉得自己花太多时间想跟上网路流行的事物。    
 错过与朋友见面的机会,我会感到困扰。    
 当我有开心(很chill)的事情,我一定要分享到网路上(如:更新动态)。    
当我错过跟朋友在网路或社群上约好的聚会,我会感到困扰。     
放假时,我会持续在网路上追踪朋友在做什麽。    

 

 

 

 

Source:儿盟

 

 

你不孤单!你担心的、伤心的、焦虑的我们都懂。

快来加入私密社团「妈妈妞真心话」,一个属於妈妈们的交流小天地~

0 0 投票数
Article Rating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Comments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