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骤逝後接班,「母亲才像个妈妈」…花仙子第2代意外找回母爱:靠「这件事」拉近亲子距离

穿着亮眼的桃红色西装、短裙、蹬着高跟鞋,很难想像,眼前打扮前卫、身材窈窕的女子,竟是国内知名家用品集团花仙子的副董事长。

现年40岁的王佳郁,为花仙子第二代,2012年由於父亲、花仙子创办人王尧伦罹癌骤逝,她和母亲、花仙子董事长蔡心心共同扛起公司。

10年来,在母女两人共同努力下,公司营收翻倍,年营收由13亿元最高成长到超过30亿元,每股税後纯益(EPS)也由2012年的1.6元,最高冲上5.51元,一年就赚进半个股本,成绩亮眼。

父母亲忙拚事业
亲子关系逐渐疏离

和许多职业女性一样,她还有另一个身分,那就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在母亲节前夕,王佳郁接受《今周刊》专访,分享她成为母亲、企业家之後,重新与原生家庭和解的心路历程。

「一直到父亲过世、我接班、大儿子出生,我才真正感受到,我的母亲比较像一位妈妈。」王佳郁缓缓道出一路上母女关系的转变历程。

时间倒带回到1983年,王尧伦与蔡心心夫妻共同创办花仙子,同年,他们的大女儿王佳郁出生。

「花仙子就像他们另一个小孩,从小到大,我会觉得他们花在公司这个小孩的时间,比花在我和妹妹身上的时间还要多……。」谈起成长过程,一路看着父母打拚的王佳郁坦言,尽管理性上,她很清楚王尧伦与蔡心心两人身为创业者,在公司成立初期,必须花很多时间应酬、飞到海外开疆辟土才能拿下订单;但感性上,仍不免埋怨两人没有花太多时间在家庭上。

甚至在王佳郁的国、高中阶段,母女两人常有争执,关系一度十分疏离。王佳郁回忆,当时花仙子已逐渐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虽然生活上衣食无忧,但母亲却开始要求女儿们的学业表现。「我妈从小到大就是北一女、台大毕业,品学兼优的学生,很难接受小孩和自己不一样,可是我以前比较叛逆、爱玩,会觉得妈妈又没有陪我、不懂我。」她说,这样的紧张情况,一直到自己考上大学、离开家,和家人间有了各自的空间後,才比较缓和。

「但我和妈妈之间还是无法很Close。」王佳郁不讳言,自己的原生家庭就和多数华人家庭一样,父母亲表达爱的方式,较为传统内敛。因此当她发现很多朋友、同学与父母的关系紧密,甚至无话不谈,她感到非常讶异。「有些人动不动回娘家、陪妈妈去市场买菜,我很傻眼,觉得哪来这麽多话可以跟妈妈说,因为我完全不是这种人!」她笑着说。

真正改变她们母女关系的转折点,是在2012年,那一年王尧伦过世,逼得当时在外商担任业务的王佳郁,不得不放下原本工作,回家接班,以分担母亲肩上的重担。

原来,一直以来都是王尧伦主导花仙子的业务与产品开发,蔡心心则专注财务,两人相辅相成。王尧伦过世後,花仙子就像少了一只脚,让鲜少处理对外事务的蔡心心备感压力。

接班营收翻倍深获母亲支持与信任

「妈妈觉得无力一个人面对,如果我们姊妹真的都对接班没有兴趣,可能得考虑卖掉公司……。」从小到大从未思考过接班这件事的王佳郁直言,正是因为看到母亲的挣扎,让她改变心意,决定接下这个挑战。

但王佳郁在接班之初,常常和担任董事长的母亲意见相左。「我们一个往前冲,一个要控管风险,常常有冲突。」

例如,2018年花仙子和全联合作,推出公司代理的瑞士进口锅具、餐具集点换购活动。由於时间紧迫,当时双方才签下合作意向书,王佳郁就急着开模生产。「长辈们很担心,这模具开下去,如果对方反悔,就等於几千万元丢到水里。」她还原当时内部决策过程。

所幸,在王佳郁坚持下,该档活动总共换出逾125万个锅子,比瑞士原厂一年在全球卖出的数量还要多,这场仗,让花仙子缴出该年营收30亿元的超强成绩单,在业界打响名号。

王佳郁的表现和实力获得肯定,「後来,我妈对我说一句话:『只要这个损失是公司还可以承受的范围,都愿意让你们去尝试。』」她回忆,正是这句话,让自己感受到母亲的支持与信任,并拉近了母女的距离。

在正式进到公司管理阶层後,王佳郁也逐渐明白,父母亲从无到有的创业压力与辛苦。她坦言,接班後,自己常常累到没力气和孩子说话,反倒是母亲和丈夫比她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

例如,王佳郁的三个孩子,现在每个周六晚上都固定会和蔡心心一起睡觉,共同分享校园、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也养成蔡心心提早回家的习惯。

又如,蔡心心和王佳郁在闲暇时,会相约逛街、旅游,互相介绍自己的朋友给对方认识,想办法把一家人都聚在一起,创造共同的生活圈。

王佳郁

(图/王佳郁提供)

母女

避免重蹈覆辙努力兼顾工作与家庭

也因为童年少有时间与父母相处,王佳郁成为母亲後很小心,不希望重蹈覆辙。「我希望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虽然我陪他们的时间没有非常多,但我支持他们、关心他们。」

王佳郁努力让小朋友接触、认识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例如她会在逛超市时,带孩子去看货架,向他们介绍公司近期的新产品,邀请他们一起整理货架、价格标签,让孩子理解妈妈的工作内容,还有每天要开会的原因。「当你愿意和孩子分享,他们就不会觉得妈妈是高高在上,而是比较像一个可以说话的朋友。」

这样的教育方式也让他们的亲子关系产生正向发展,如今,王佳郁的三个孩子也会主动反馈在学校看见的流行事物、对於不同香氛、香气的看法,这些都成为花仙子产品开发时的养分。

王佳郁不讳言,原生家庭是养成一个人性格的一大关键,因此在改变过程中,她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有意识地调整,才能在工作、家庭中取得平衡。「没有人一开始就懂得怎麽当母亲。」王佳郁云淡风轻地说着,语气里满是释然。

回过头看过去十年接班的心路历程,王佳郁笑说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变成一位老板,现在的她,不只是一位担心小孩吃饱穿暖了没的母亲,还得思考如何让公司里上千个家庭,都能够有更好的生活。

花仙子

0 0 投票数
Article Rating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Comments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