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训市谈当代消费:时间与场所失去了意义,现在只要有钱,没你找不到的东西
先来认识野村训市是谁
.
野村训市 Kunichi Nomura 这个名字,请所有自诩为潮流爱好者的人都要铭记在心。作为潮流工作者,头衔多是合理的,但他实在有点太多了……身份包括:演员、DJ、作家、造型师、室内设计师、电影制作、杂志编辑、餐厅老板……若要我们总结他的身份,我们会说是「品味的制造者」;而他自己在《Highsnobiety》的访问中总结:「我总说我是作家、编辑,偶尔在做室内设计。」
他补充:「其实当你身处时尚、媒体这些产业时,基本上什麽都要做,但我们从不谈论自己做过什麽,这行业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我们不吹牛(bullshit)。」
野村训市从高中便向往美国文化与背包客旅行,在高三前往美国交换,大学期间开始在各个国家独自游历。回到日本後,他将旅途中所遇见的艺术家、音乐家、建筑师….等 80 多位创作者的人生故事集结成册,出版为《Sputnik:Whole Life Catalogue》。
接着,野村训市凭藉室内设计之长才经营咖啡厅与名为「Breakfast Club Tokyo」的餐厅(Breakfast Club 取自 1985 年非常经典的美国校园电影);同时,为多本知名杂志《Street Voice》、《POPEYE》、《BRUTUS》、《Silver》撰写专栏;他也担任设计工作室 Tripster 的主理人;可能最让你意外的是,他曾参与《爱情不用翻译》(Lost in Translation)、《犬之岛》与《欢迎来到布达佩斯大饭店》的造型与制作顾问(确保内容涉及日本文化的正确性),也就是说,这男人的美学与创意可是深受 Wes Anderson 青睐的。最後,他与潮流界、时尚圈的渊源各位可以自行上网查阅,只能说他在潮流界的人脉或许堪比藤原浩。
以下文章,撷取翻译自野村训市为日杂《Silver》於 2021 年 9 月撰写的专栏,紧扣该期杂志的主题「Modern + Craftsmanship」,他写下「在感受精细传统工法的同时,更想找出那蕴藏其中的奥秘与价值」这样的标题。
(内容经编辑删修)
年轻时期,谁不曾陷入对物质与未知的渴望?
.
「渴望,它是最能代表十几岁年轻人的一个词。这个词所代表的,不是某种野心,不是对吃的那种慾望,而是对物质的一种强烈渴求。即使饿肚子也要忍耐,把午餐钱省下来,为了就是买下想要的黑胶和 CD。有想要的新衣服,即使想尽各种方法手段就是要买到它。没错,总而言之,渴望资讯并对和其相关的事物求之若渴。」
「那份对於未知的事物与知识的渴望,光只有得到一小部分是没办法满足的,而是会到忘寝废食的地步。无论是音乐、服装、文化…..最重要的都是将情报一点一点累积而来,像那些来自美国的商品资讯,如果不跟精通各种知识的店员小哥打好关系,他们是不会白白告诉你的。必须要博感情,不靠自己的努力,是无法获得想要的情报的。」
「说到衣服,影响最深的应该就是古着了。毕竟,像 501 这样的流行款式来说,每个年代出品的单品都不一样。当看到旧标签或不同做工等微小差异时,我才发现那些让我不断在意的细节反而最让我感到满意,不过,无限轮回的重复购买衍生出人们『没完没了的收集癖』。还好我趁年轻时,把对旅行上瘾的慾望转化成真实经验,没有陷入深不见底的(收藏)沼泽真的是太幸运了!」(意思是他把重心和金钱都放在旅行上,才幸好没有开始无止境的收藏古着)
当事物大量生产,更垂手可得
为什麽想买的东西却变少了?
.
「90 年代的尾声回到日本时,如果好好观察周遭,你会发现东京正吹着街头风。为了买 T 恤彻夜排队,联名款还能翻倍转售,对於一天只要 500 日圆、一样的 T 恤可以穿一个礼拜的我来说,东京街头的盛况真是把我吓到歪腰的异世界。」
「这蜂拥而至排队的状况,如果说是对美国制品的坚持、或是某系列丹宁商品已在这个年代停产且极难入手…..这类原因我还可以理解。但如果不是这些原因,而是纯粹为了买到『数量稀有的新品』而排队,我认为这实在是疯狂的世界。」
「为什麽会那样呢?反覆思考很多次。但说实在的,我不是兴趣缺缺,到现在我还是很喜欢关注潮流,我大概比一般人了解更多各式各样的东西,但唯独购买的慾望持续下降。也许向人炫耀拥有新衣的力气早就衰退了吧?『过於客观地看待』也许是我们无法跟上趋势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到了『极减』大叔的年纪了吧。」
「我想不论哪个都有可能,但最大的原因应该是:比起过去减少很多觉得要买的必要性,不想要容易过季的东西。明明可以用便宜的价格买入品质类似的东西,我不想特别购买仅标有名牌标签且价格昂贵的东西。」
那麽,现在到底有什麽是值得买的?
.
「在这数位的时代,时间的隔阂,场所之间的距离都失去了意义。要去挖出埋藏在某处不为人知的逸品,或找到诞生於某个城市特殊的文化,这样的机会渐渐的越来越少。在这个时代我想买什麽呢?我想买的也许是即使便宜却是好友竭尽全力做的,或能让自己发笑有趣的东西、或一辈子都会使用的东西;也有可能是某种手作可以感受的创作者想法的东西吧,那种慢慢地花时间手作、遵循从前传统工法的东西。」
「现在只要有钱,没有你找不到的东西。」
人们还有分辨物品价值的能力吗?
.
「从那时候开始,特别是买跟自身相关的东西的时候,才发现世界真的变了。原本联名的销售方式就算了,从 Yahoo 拍卖开始,瑕疵品买卖、网路商店、快时尚等等,有的只是价格便宜却牺牲了品质。」
「在这有充斥着便宜货的时代,我想如果是花时间和精力去制作的也没什麽不好的。」
「我认为现今的世界理应分为便宜又好的商品和非常贵的商品,但我感觉自己越来越不能够分辨这些东西的价值。」
原文出处:https://silver-mag.jp/lifestyle/column-about-modern-craftsmanship-kunichi-nomu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