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津】驶向台湾的地狱航行:载运战俘泪水与拆船岁月,这些海底沉船还原了二战的历史现场
说到高雄旗津这个热门的观光景点,除了渡轮海景、老街美食和夕照沙滩,你还能想到些什麽呢?
鲜少人知道的是,就在徐徐海风吹拂过的旗津海滩岸边,其实有一座「战争与和平纪念公园」。而在公园中,矗立着一块低调、外型方正的石碑──缅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罹难者的「战俘船纪念碑」。

时间倒转回二战期间。彼时,日军转运从各地虏来的战俘於各个殖民地之间,这些载着战俘的船只往往超载,环境极差。人们拥挤地站立於货舱内,许多人死於疾病或窒息,而试图逃往甲板只为呼吸一口新鲜空气的人,则会遭到警卫无情枪杀。於是,这些战俘船,後来便被冠上一个悲伤的别称:「地狱船」。
从东南亚战场到东亚的航线中,台湾的高雄港是必经之路,许多战俘船会停泊在此;若不慎遭盟军的炮弹误袭,船只破损、沉没,落水的日军、战俘们与罹难者的屍体,便会在水中载浮载沈。顺着海流,有些屍体就这样漂到旗津的海滩边,当地人因恻隐之心将祂们拉上岸埋葬。太平洋的浪涛声,在战俘的耳中听来,无疑是噩梦与死亡之海所发出的呜咽。
战争结束後,沉没的战俘船被打捞上岸,化为高雄拆船业的养份,缔造了盛极一时的「拆船王国」;而更多年过去後,那些未被捞起的沉船终於被寻回,尘封多年的二战往事,也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
从商船到战俘船:江之浦丸的死亡航行
其中,一艘 1945 年航抵台湾的「江之浦丸」(江ノ浦丸,Enoura Maru),是众多战俘船与罹难战俘的缩影。
1942 年 2 月,日军战胜英军、全面占领新加坡岛,史称「新加坡战役」。英国驻军向日本投降,同盟国共有 8 万名士兵沦为战俘,日军先将这些战俘送到东南亚,再转往台湾或东北亚的其他营区。
江之浦丸,正是其中一艘战俘船。如同二战期间许多被日军徵召为军用的商船,江之浦丸命运多舛,船上的乘客一再死里逃生,却依旧难逃盟军空袭、日军警卫的枪火、多变的天气与无情的海浪。
想继续看下去吗?订阅後立刻揭晓⋯⋯
月缴方案149/月新会员首月 99 元优惠订阅
此方案季缴方案原价 NT447350/季浅嚐方案,阅读故事小试身手订阅
此方案年缴方案原价 NT17881280/年深度探索,认识过去想像未来订阅
此方案49TWD/一篇我只想读这篇,支持好内容订阅故事,可以得到什麽?